首页

中国女王合集

时间:2025-05-24 19:07:23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2000万元支持贵州毕节等地山体滑坡灾后应急恢复 浏览量:68136

  中新社广州4月26日电 题:广交会观察:海外市场逐步回暖 中国“好礼”礼遇世界

  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

  伴随礼品市场消费不断升级,礼物经济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实用性强且美观大方的中国“好礼”成为不少海外采购商的选择。

  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第二期正在广州举行。截至4月26日17时,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189233人,到会人数比上届同期增长21.8%。

  走进本届广交会礼品类展区,数万种展品令人眼前一亮。从日常餐具到节日用品,琳琅满目的中国“好礼”瞬间抓住采购商眼球,绽放华彩的中国礼品产业在广交会上盛情“礼”遇世界。

4月25日,第135届广交会上礼品类展区展品琳琅满目。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用作装饰的仿古铁木挂钟、色彩艳丽的彩绘饼干罐、随风摇曳的风铃挂件......走进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如同进入一个“秘密花园”,各类家居工艺装饰品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结合春夏季新品的特点,打造花园式场景布置,从桌上的布艺桌布、玻璃摆件、雕塑再到盆栽绿植,展品融为一体。”该公司总经理欧阳军介绍,该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地区,设计团队除了立足传统文化外,也会根据市场流行元素进行设计,“希望借助广交会,助力文创产品‘出海’”。

  一只戴着魔法帽的“黑猫”坐在“南瓜”上,露出狡黠的笑容;待“黑夜”降临,“黑猫”的笑容随着灯光变化……在广州全优能气模有限公司的展位,万圣节氛围十足,成为传递节日气息的使者。

  “我们的产品算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产品展现出不同节日的气氛,这让来到我们展位的采购商大呼精彩。”该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在设计技术上不断创新突破,在包装材料上,公司也采用了可降解、可回收的材料,符合海内外市场的减塑要求,让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节日用品是人们在特殊日子里的情感需求,只有高品质的产品才能让采购商放心与满意”。

  “我们公司已经有26年的历史,产品种类比较齐全,而且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障,受到欧洲市场的青睐。”王娟负责沈阳瀚圆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样品开发,她表示,受到大环境影响,近年来采购商普遍对价格敏感,对此,他们着重推出用天然材料结合仿真材料制作的产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性价比迎合需求。

  王娟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经”。她表示,出口产品要重视创新,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上都要花心思,避免同质化。

4月25日,第135届广交会上,参展商和采购商在礼品类展区相谈甚欢。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此次采购商比上一届多,我们都有点惊讶。”美盛隆制罐(惠州)有限公司的展位负责人边整理着手中的名片边笑着说。展位上,色彩缤纷、设计有趣、种类丰富的月饼罐、饼干罐、糖果罐、手挽罐、礼品罐等各类马口铁罐让人目不暇接。

  作为大型杂罐生产企业,美盛隆通过自主研发的自动生产技术,让这些金属罐把美好祝福“送”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顺美集团总经理郑鹏飞是一名已有50多届参展经验的“老广交”。“海外礼品市场逐步回暖,我们期待通过广交会这一平台,与更多海内外采购商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中国传统工艺礼品走向世界。”他说。(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年“阅读北京”辐射超千万人次

“我来这的‘第一桶金’就是做石材生意赚到的。”他笑着回忆起20多年前第一次来到石横村的时候,彼时的山村土地上“填”满了大大小小上千家石板材加工厂。

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5.全面实行施工安全领域电子证照制度。构建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从业人员、机械设备全量、全要素、跨地域、跨层级协同监管机制,形成全国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一张网”,实现人岗匹配、责清事明,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保障各类生产要素具备安全生产条件。2024年底前,完成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备案和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人员考核合格证书电子证照换发工作。

探访陕西高校“文物全科”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基层文物单位工作

“社区社会组织看着不大,但做的事可不少。”中心负责人王春蓉表示,将带领成员们立足社区教育,围绕亲情陪伴、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主题,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吸引更多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

川港深化职业教育合作 为两地青年搭建多元化升学阶梯

广州12月4日电(李京统)“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接地气、有灵气、扬正气’,将美丽的中国通过生动灵活的方式展现给世界。”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黄日涵在4日举行的“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专题论坛上说。

重庆工业母机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举办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

中国膏方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专业的中医膏方类博物馆,收藏了名家膏方、古籍善本、名医手稿三大类藏品,其中膏方7.5万份,包括民国时期北京四大名医之首施今墨、南京四大名医之首张简斋亲书的膏方,此外还有孟河医派著名医家如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等的手稿。自2017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开馆以来,已接待数万名观众。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